首页
搜索 搜索

这里”群星”闪耀

中国日报网     2023-05-19 16:37:05

近日,莱芜区捧回了“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”的奖牌,获此殊荣的济南市仅有两个区县。


(资料图)

这是莱芜区继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、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、中国产城融合创新示范区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、服务业先进区、全省数字化智能化试点区等称号之后,在经济领域又获得的一项含金量极高的荣誉。荣誉背后,是莱芜区民营经济雄厚实力的展示、民营企业孜孜以求拼搏奋斗的象征,也是营商环境独特魅力的体现。

(一)

翻开莱芜民营经济发展的档案,可谓群星闪烁,熠熠生辉。给人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惊喜。

请看下面这组数字——

2022年,莱芜区成功上榜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;泰钢、九羊入围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”,总数居全市第一, 5家企业入围“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”,总数居全市第一,12家企业入围“济南市民营企业100强”,总数居全市第二。民营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,骨干优质企业也迅猛发展。

2022年,全区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2.2万户,涉税民营市场主体5.7万户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89亿,全市排名第二。

2022年,全区“四上”民营企业达到 872 家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达到290家,百亿级民营实体企业分别达到 9 家。

威马泵业获评国家级重点“专精特新”小巨人企业,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6家,增量居全市第三,省级“瞪羚”企业15家,增量居全市第二,省级以上“专精特新”“单项冠军”企业累计达到111家。

在2023年《济南优势工业产品目录》中,全区116家企业、342个产品榜上有名,数量均居全市第二。

2022年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,莱芜区成功入围千亿俱乐部,民营经济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……

解读这些数字,不难看出,莱芜区民营企业既有量的突破,也有质的提升,活力满满,潜力巨大。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产业量质齐升,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聚链成群,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积聚成势;与此同时,新能源产业先声夺人,现代农业特色鲜明。

(二)
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莱芜,自古重工厚商的文化基因已深埋血脉,但再优良的种子,在贫瘠的土壤里也难有好的生长。莱芜区民营企业呈现出“千树花开”的蓬勃生机,就是遇到了适合它们萌发生长的环境,如适量的水分、充足的空气、适宜的温度、丰富的养分等。

栽下梧桐树,引来凤凰栖。莱芜区着眼长远发展,聚力科学定位,系统部署发展路径,持续强化项目支撑、企业培育、园区建设,全力推进“一城、一谷、一基地”建设,初步形成了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、精品钢与先进材料三大工业产业为主导,以现代农业、现代文旅产业为特色,以莱芜高新区、莱芜农高区、雪野旅游区为平台,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。前不久,39个项目集中签约莱芜,总投资279.05亿元。产业聚能环的效应再次发挥威力。

莱芜区历来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,本届党委政府更是大力践行凡是跟企业过不去,就是跟自己过不去,成就企业家就是成就莱芜、成就我们自己、成就希望和未来的理念,旗帜鲜明地让企业家坐C位。建立完善助企帮扶“十项机制”,并立下了重诺:对涉企的大事、要事、难事,只要是有利于莱芜发展的事情,不说不行、只说怎么行,千难万难想办法也要干。彰显了发展的勇气、决心与担当。

日前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灵魂“六问”大讨论,直击莱芜区广大干群心灵,一问争先劲头足不足,二问担当作为够不够,三问服务效率高不高,四问工作作风实不实,五问改革创新强不强,六问法纪意识严不严,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营商环境澄清障碍,营造 “人人都是营商环境、处处事关营商环境、个个都有营商责任”,当好全区发展“服务员”的浓厚氛围。像这样的大讨论,莱芜每年都会搞一次。

(三)

“不畏浮云遮望眼,风物长宜放眼量。”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,自身要立意高远,勇毅前行,不断创新,才能行稳致远。

从传统的钢铁加工企业,到山东省“莱-泰内陆精品钢生产基地”,再到全国最具竞争力的400系不锈钢生产基地,莱芜民营企业的龙头——泰钢集团的发展史,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。今年元宵节刚过,2月7日,泰钢集团就举行了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共建“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”的签约仪式,双方约定在推进人才培养、产学研用等方面实现强强联手。泰钢在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
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固然重要,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同样不可或缺,扶上马送一程。莱芜区在鼓励民营企业创新政策扶持上不遗余力。组织实施科技潜力型企业培育计划,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一系列财税普惠政策,加大创新型企业申报的奖补力度,更多地运用财政后补助、间接投入等方式,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,转型升级。2020年以来,共有402家企业获得省市区研发费用财政补助,累计超过6000万元,全社会R&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.59%,共获得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、省重大专项等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近40项,依靠政策洼地引进态创生物等过亿元高新技术项目17个。

政府支持,企业有劲头,全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明显提升。2022年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6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55家, 28家科技型企业在山东省竞技计划、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中胜出,参与制定各类标准22项,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
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。近年来,莱芜区产业数字转型明显加速。围绕工业互联网+制造业转型升级,莱芜区实施华冠智能卡“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”、泰山钢铁“5G+互联网”应用试点项目等21个重点项目,上云企业数量累计1204家,建成全国第一个“5G+智慧农业产业”科技园,被评为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收入规模67.56亿元。

创新,让莱芜民营经济释放出巨大活力,展现出十足韧劲。创新无止境,发展任重道远。根植沃土的莱芜民营经济,灿若繁星、蹄疾步稳,定将为构建区域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力、蓬勃活力。(图片由莱芜区委宣传部授权使用)

【责任编辑:蔡东海】

X 关闭

今日医药网版权所有Copyright ©  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  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